首页    肿瘤内科护理中的病人教育:预防与自我管理

肿瘤内科护理中的病人教育:预防与自我管理

创建时间:2025-04-11 16:12

肿瘤内科护理中的病人教育:预防与自我管理

尚晶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人民医院

 

【发表证书】肿瘤内科护理中,患者教育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自我管理技巧,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增强治疗信心。

一、患者教育的重要性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身体和心理的挑战,如疼痛、疲劳、心理压力等。患者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掌握预防和自我管理的技巧,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

(一)合理饮食

肿瘤患者应遵循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蛋和豆制品,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二)适当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太极等运动方式。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三)心理支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肿瘤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多关心、支持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四)预防感染

肿瘤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

三、自我管理技巧

(一)症状管理

患者应学会观察自身症状,如疼痛、乏力、食欲、体重变化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例如,针对癌因性疲乏和癌性疼痛,通过制定症状管理手册和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用药管理

肿瘤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应注意用药规律,按时服药,并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

(三)皮肤护理

肿瘤患者皮肤较脆弱,容易破损和感染。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

(四)社交互动

患者应保持与亲友的沟通,参加社交活动,减轻心理压力。加入抗癌团体,与病友交流经验,也能提供心理支持。

(五)自我效能提升

自我效能是患者应对疾病的重要心理因素。通过自我效能干预,如个体化的体育锻炼、认知行为康复训练等,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护理中的创新实践

(一)叙事护理与数字故事

叙事护理通过聆听患者倾诉,帮助其重构情节,实现心理支持。数字故事则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数字化信息,创造可视化过程,激发患者讨论与反思,拉近患者与护士之间的距离。研究表明,叙事护理联合数字故事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积极度和生活质量。

(二)PICC自我管理

对于接受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化疗的患者,通过专业人员集中授课、技能训练和同伴支持,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五、结语

肿瘤内科护理中的患者教育是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心理支持、症状管理和创新护理实践,患者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减轻身体不适,提升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支持与陪伴,也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