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知识    做好围术期护理,助力胸腔镜手术快速康复

做好围术期护理,助力胸腔镜手术快速康复

创建时间:2025-04-18 14:42

做好围术期护理,助力胸腔镜手术快速康复

杨翠英
邯郸市中心医院胸外一科

【发表证书】
术前护理:充分准备,奠定基础​

心理疏导:患者得知要进行手术,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讲解胸腔镜手术的优势、大致流程以及安全性,让患者对手术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分享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例如,向患者展示其他同类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照片或视频,使其直观感受到手术效果,缓解心理压力。​

身体评估与准备: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病情,确保血压、血糖稳定在适宜手术的范围。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每天练习 3 - 4 次,每次 15 - 20 分钟,以增强肺功能,提高手术耐受性。同时,做好皮肤清洁准备,尤其是胸部手术区域,防止术后感染。​

术前教育: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一般术前 8 小时禁食、4 小时禁水,以避免术中呕吐、误吸。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训练,因为术后初期患者可能因身体不适或留置引流管等原因,无法下床活动,提前训练可减少术后排便困难的发生。​

术中护理:密切配合,保障安全​

环境与器械准备:手术间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一般控制在 22 - 25℃,湿度在 40% - 60%,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器械的正常使用。手术器械需提前检查调试,确保胸腔镜设备、各类手术器械性能良好,如光源、摄像系统、电凝器等,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患者体位安置:根据手术需求,协助患者摆放合适体位,既要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又要避免神经、血管受压。常用的体位有侧卧位等,在安置过程中,要使用柔软的体位垫,保护患者的骨隆突处,如肩部、肘部、髋部、膝部等,防止压疮发生。​

生命体征监测:术中持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由于胸腔镜手术可能会对心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如二氧化碳气腹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气胸等,通过实时监测,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术后护理:精心照料,促进康复​

呼吸道管理: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防止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可采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一般每天 2 - 3 次,每次 15 - 20 分钟。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如先深吸气,然后屏气 3 - 5 秒,再用力咳出痰液。​

伤口与引流管护理:观察手术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若发现伤口渗血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或脱落。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正常情况下,术后初期引流液为血性,量逐渐减少,颜色变淡。若引流液突然增多,且颜色鲜红,可能提示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报告医生。​

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合适的止痛措施。可根据疼痛评分,轻度疼痛可通过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中重度疼痛则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饮食与活动指导:术后早期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先给予少量温水,观察无不适后,逐渐过渡到流食、半流食,如米汤、粥等,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瘦肉粥、鸡蛋羹、新鲜水果汁等。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术后第一天可在护士协助下下床;术后第二天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在病房内行走等,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肺部并发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