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知识    做好营养管理,助力食道术后快速康复

做好营养管理,助力食道术后快速康复

创建时间:2025-04-18 14:42

做好营养管理,助力食道术后快速康复​

​刘卓
邯郸市中心医院胸外一科

【发表证书】食管手术是治疗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患者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营养管理至关重要。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增强患者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以下将详细介绍食管术后营养管理的要点。​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优先​

食管术后早期,患者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但肠道黏膜的吸收功能在术后数小时即可恢复部分活性。此时,应优先考虑肠内营养。通过鼻饲管或胃造瘘管等方式,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至胃肠道。常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能满足患者基本营养需求。例如,标准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适用于大多数胃肠功能基本正常的食管术后患者,可按照每千克体重 25 - 30 千卡的热量供给,分多次匀速输注,初始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为每小时 20 - 30 毫升,之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每小时 80 - 100 毫升。在输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若出现不耐受,应及时调整速度或暂停输注。​

饮食过渡:循序渐进​

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和胃肠功能的进一步恢复,可逐步从肠内营养过渡到经口进食。这一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一般先从清流食开始,如米汤、稀藕粉等,每次进食量约 30 - 50 毫升,每 2 - 3 小时一次。观察患者进食后无呛咳、恶心、呕吐等不适,可逐渐增加进食量和食物浓度,过渡到流食,如牛奶、豆浆、果汁等,再进一步过渡到半流食,如粥、面条、蒸蛋等。在选择半流食时,应注意食物的质地,避免过硬、过粗的食物损伤吻合口。例如,煮面条时要煮得软烂,蔬菜可制成菜泥,肉类可剁碎后制成肉丸或肉羹。通常在术后 1 - 2 周,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过渡到软食,如软米饭、馒头、软嫩的蔬菜和肉类等。​

营养成分:注重优质蛋白与维生素​

维生素:维生素对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保证维生素的充足供应。术后早期,可将蔬菜和水果制成汁或泥状,方便患者食用。例如,菠菜、胡萝卜、苹果、橙子等都是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 C 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利于伤口愈合;维生素 B 族参与能量代谢,有助于患者体力恢复。​

饮食禁忌:避免刺激性食物​

食管术后患者的饮食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浓茶、咖啡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导致烧心、反酸等不适症状,影响吻合口愈合。同时,应避免食用过热、过冷的食物,过热食物可能烫伤食管黏膜,过冷食物则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痉挛。此外,患者还应避免进食过快、过量,要细嚼慢咽,防止食物反流。例如,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调料,以及白酒、啤酒等酒精饮品。在烹饪方式上,宜选择清蒸、煮、炖等,避免油炸、油煎等油腻且不易消化的烹饪方法。​

特殊情况:个体化营养支持​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食管术后患者,如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等,需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糖或无糖的营养制剂,并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的用量。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营养补充剂的剂量或添加特殊营养素,如谷氨酰胺等,以促进肠道黏膜修复和免疫功能恢复。在整个营养管理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应密切与医生和营养师沟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食管术后的营养管理是一个系统且个体化的过程。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和营养补充,能够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助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要重视营养管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