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知识    做完“活检”为什么还要做“免疫组化”

做完“活检”为什么还要做“免疫组化”

创建时间:2025-04-24 15:53

做完活检为什么还要做免疫组化

王靓
新疆呼图壁县人民医院

【发表证书】当医生告诉你需要进行活检时,大多数人会感觉既紧张又疑惑:活检是什么?它能告诉我什么?等到活检结果出来后,你又可能听到医生提到免疫组化。于是更多的疑问随之而来:不是已经活检了吗?为什么还要多做一步?其实,这些步骤是为了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尤其是一些复杂或严重的病变情况。今天就帮大家弄清楚活检免疫组化这对黄金搭档究竟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活检

活检是活体组织检查简称,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显微镜下,病理医生会观察细胞的形状、排列和组织结构,判断这些组织是健康的、发生了炎症,还是可能有肿瘤。换句话说,活检就像给问题现场拍了张清晰的照片,帮助医生初步判断问题所在。

那为什么还需要免疫组化

活检虽然重要,但有时显微镜下的照片还不够清楚,或者说,它只能告诉医生一个大概的方向。比如,通过活检医生可能看到某块组织有异常增生,但这到底是良性增生、恶性肿瘤,还是一种罕见的病理类型?单靠活检可能难以准确判断。这时候,免疫组化就派上用场了。免疫组化的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给细胞穿上标签。通过特定的染色技术,我们可以让某些特定的分子或蛋白显现出来,比如癌症细胞特有的标记。观察这些标签的分布和形态,病理医生能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来源。举个例子,如果某个病人甲状腺长了一个肿块,活检发现是肿瘤,但病理医生还不能确定这个肿瘤是甲状腺本身的癌变,还是从其他器官(比如肺或乳腺)转移过来的。这时,免疫组化的特定标记能帮助医生确认肿瘤的身份

免疫组化能告诉医生什么?

免疫组化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就像侦探办案时用的DNA比对。具体来说,它可以帮助医生明确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肿瘤的性质:良性还是恶性?
有些肿瘤看起来像癌,但实际可能是良性增生,免疫组化可以帮助医生区分。

肿瘤的来源:哪里长出来的?
通过特定标记物,免疫组化能确定肿瘤是本地出生还是外来移民

肿瘤的分型:是哪一种癌?
即使确诊为恶性肿瘤,癌症也有很多不同类型,比如乳腺癌、肺癌、胃癌等,每种癌的治疗方案可能完全不同。免疫组化能帮助明确分型,从而指导后续治疗。

这些检查真的有必要吗?

很多人会担心:做了活检又做免疫组化,这是不是多花冤枉钱?其实不然。虽然多做一步检查确实会花费一些时间和费用,但这是为了确保诊断准确,从而避免错误的治疗方向。

医学上有句话叫诊断是治疗的第一步。如果连疾病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匆匆治疗,不仅可能无效,还可能耽误更好的治疗时机。免疫组化的目的是让病理诊断更精准,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明确的依据。尤其是癌症患者,免疫组化还能为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比如选择化疗、靶向药物,还是免疫治疗。

总而言之,活检免疫组化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搭档。活检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而免疫组化是进一步精准确认问题的关键步骤。通过两者的结合,医生才能更全面地了解疾病,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活检免疫组化有更清晰的认识。如果你或者家人需要做这两项检查,不要紧张,也不要抗拒。这是现代医学为你提供更精准、更有效治疗的重要一步。用科学的诊断,换来健康的明天!

 

热点资讯